1. 日常维护● 保持设备和周围场地洁净,无积灰、无油垢;● 随时注意减速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声;● 检查有无不正常的振动,温度是否合乎规定;● 注意观察减速器的上、下结合面和轴端,有无渗油现象,如有渗漏及时消除;● 通过油标尺或油面镜检查油面是否在规定位置,加油时严格执行“三级过滤”。
2. 定期检查(1)每月测定减速器各轴承部位的振动情况,并做好记录;(2)大、中修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状态监测分析;
(3)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:
(4)紧急情况停车:设备在运行过程中,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急停车。 ● 减速器内发出严重的不正常声音;● 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不下降;● 其他任何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。
0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
检修周期分为小修、中修、大修(检修周期可随主机的检修周期变更)。
1. 小修● 紧固松动的螺栓;● 检查更换联轴器;● 消除漏油现象;● 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;● 修理安全防护装置。2. 中修● 包括小修内容;● 检查、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轴;● 检查更换滚动轴承及修理挡油板;● 清洗机壳、更换润滑油;● 测量啮合间隙,修理齿轮齿面及轴。3. 大修● 包括中修内容;● 检查、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;● 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;● 修理研刮上、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。
0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
1. 轴● 轴中心线直线度为∮0,02mm;● 轴颈处过度磨损,可用堆焊、喷涂、电镀等方法修复;● 键槽磨损后,在结构和强度允许的情况下,可比原设计放大一个级别,或在原键槽的180°处重新开键一次。
2. 齿轮● 齿轮内孔圆度、圆柱度、粗糙度必须符合图样要求。磨损过大可用扩孔镶套法进行修复;● 齿轮一侧齿面发生磨损或疲劳点蚀后,如果结构上许可,可成对调向使用;● 齿轮也可以用堆焊法、镶环法、镶齿法进行修复;● 齿轮与轴的装配多数采用压力机压入。也可以用加热法进行装配,加热温度一般不大于359℃;● 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;● 两齿轮啮合时,齿面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规定;● 用压铅法测量齿轮副的顶间隙;● 用塞尺法、压铅法和千分表法测量齿轮副的侧隙应符规定;● 齿轮副中心距在齿宽中间平面内的误差公差应符合规定;● 齿轮副轴心线应平行;●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规定。
06 试车与验收
1.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● 检查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; ● 检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牢固; ● 盘车2-3 周无异常现象。
2. 试车● 空载试车:在额定转速下,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 小时; ● 负裁试车:在额定转速、额定负荷下进行,时间不少于 2 小时,运转过程中应平稳、无冲击、无振动和异音,各密封处、接合面不得掺油和漏油。
● 运转时油温不得超过40℃,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℃。
3.验收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,检修记录齐全、准确,试车正常,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,交付生产使用。
07 使用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
1. 维护安全事项● 严格执行维护操作规程;● 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; ● 临时处理故障必须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,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; ● 凡属转动外露部分,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; ● 设备运行中,不得在转动部位擦抹设备或进行检修;● 现场不得存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物品,保持现场畅通。
2. 检修安装注意事项 ● 执行有关部门的安全规定; ● 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检修手续;● 切断电器设备电源,并挂上“有人检修,禁止合闸”标志;● 拆卸零件必须按顺序进行整齐摆放,上盖下垫,并用围栏围上; ● 拆开设备留下的孔,要及时堵塞好,防止坠入和掉下杂物于下一层; |